東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位置:首頁 / 綠能新聞 / 新聞專區

新聞專區

2015-04-02

智慧化應用 需要創新整合模式

為了趕上這一波網路應用的發展熱潮,台灣從中央各部會到地方,都積極在規劃網路化相關智慧應用,如智慧治理、智慧能源管理、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建設,希望提供民眾更有感的政府公共服務,也期望能藉此帶動我國以硬體製造代工為主的資通訊產業朝軟體及解決方案轉型。

不過觀察目前各方的投資,不管是中央各部會的規劃,或者是地方的舉措,有些缺乏上位的頂層設計以及跨部會、中央和地方的整合,有些則無思考到地方本身的環境與條件,更遑論應用服務的永續商業模式。如何整合跨部會及中央和地方的資源,讓相關建設能夠真正落實,並避免重複投資,及建設後乏人問津的浪費,或者無以為繼的窘境,需要有完善的規劃與配套才能竟其功,這包括試點的選擇、商業模式與實證,以及招標模式的與時俱進。

首先,試點方面,在智慧化建設應用方案的選擇優先順序上,除了考量民眾的需求外,為了協助產業的順利轉型,也應思考此一解決方案是否有在全島擴大複製,進而拓展國際市場的潛力。

在確認了相關應用之後,應邀請應該參與的部會與地方政府,共同進行頂層設計確立目標與策略,並做好彼此的分工與整合方向,尤其是法規及相關資料的開放,更是關鍵。以人民很有感的台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為例,透過智慧手機App,一般民眾即可方便查詢行車時程,再也不用痴痴地等。

不過此一系統的建置,也是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才有今天的便利,因其業務不僅牽涉中央與地方,也關係到北市與新北市,更需要協調相關政府所擁有資料的開放,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權利與義務也需釐清,讓官員免於擔憂有圖利廠商之嫌,這些都是過程中需要關照的細節。

又如目前各方認為台灣所具有的醫療優勢,應有機會在未來全球智慧醫療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但醫療產業牽涉多個部會,更有許多法規上的限制,讓產業化的進程裹足不前。若政府能選擇適當場域,提供有能力的系統整合廠商來進行智慧化相關醫療服務的試煉,並主動協助解決相關醫療法規,以及有關個人資料保護等議題,相信可以加速提升台灣智慧醫療產業在世界市場的地位。

其次,不論是哪一種智慧化建設或服務系統,在規劃時就應建構有效的實證經驗與商業模式,對於後續的國內擴散或國際輸出才有效益。常見政府許多建置的系統,要不是無人聞問,就是政府需要每年編列大筆經費進行維運,甚至排擠其他預算而陷入惡性循環。

最後,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招標模式也應與時俱進。我國產業轉型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發掘適合、具規模的場域試驗環境,進而培養出大型的新創業者,藉此透過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國際。這類整合性的智慧科技服務,需要長期的場域試驗,以確保服務可行性與系統的穩定性,創新應用才可望被民眾接受,也才有機會以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國際。

但是,政府為避免案件規模過大造成圖利廠商,大型系統招標案多半以分標或另啟新案方式發包,如此一來,優質廠商無法複製至其他區域,在不具經濟規模的想法下缺乏投標動力,然而,具科技創新特質的系統,若要大規模全台施作,採取一次性發包的方式,又可能會產生瑕疵難以修正的後果。

因此如何確保創新應用能夠擴大複製,也讓廠商的前期投資能夠有後續擴散機會,需要招標模式的鬆綁與創新,才有機會培養廠商實戰的經驗,讓多元的智慧化應用能在台灣生根,除了提升全民福祉,也可順利將其拓展至國際市場。